最 新 动 态

《民生一网通》“智慧城市蹲点调研”入选广电总局二季度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入选结果。在遴选出的25件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中,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共同制作的《民生一网通》“智慧城市蹲点调研——数字化办事大通关”系列报道入选其中。

 

智慧城市蹲点调研

——数字化办事大通关

 

《民生一网通》节目在2023年5月15日起推出“智慧城市蹲点调研——数字化办事大通关”系列报道。这组系列报道紧扣群众“急难愁盼”,记者采访深入扎实,融媒传播形成声势,有力促进相关部门抓紧拿出解题之策,进而推动落实。

 

贴近群众,锁定难点,深入调研

 

节目组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征集线索,根据市民们提出的问题,记者深入一线开展调研采访。

首期节目聚焦“洗澡洗一半没热水”的尴尬。目前郊区仍有不少使用预付费燃气IC卡的居民会遇到燃气充值点少,充值时间有限制,“口袋充”终端设备不好用,让燃气充值成为了很多市民尤其是老人的心病;第二期节目关注市民胡先生因为名字中有一个生僻字而遭遇就医难;第三期围绕申程出行一键叫车“智慧屏”窘境展开:因在多个小区安装位置隐蔽、设备故障等原因而陷入无人知晓无人使用的尴尬。三篇报道浓缩了记者的调研过程,突出了深入一线的真切感受。

 

矩阵发力,分析有据,立体呈现

 

《民生一网通》是“电视+广播+新媒体”联动的节目,在该系列报道的“二次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融媒矩阵效能。

从5月16日起,上海新闻广播《990早新闻》播出相关报道并连续三天配发晨间快评,从个案中总结共性问题,厘清矛盾背后的症结并拿出解题思路。如针对预付费燃气IC卡充值难配发评论《数字化列车,一个乘客也不能落下》,针对生僻字遭遇就医难配发评论《破解生僻字“盲盒”,重在破除数字化“盲区”》等。

上海新闻广播和新闻坊微信公众号也推出《太尴尬!洗澡洗一半没热水……居民们都着急,何时跟这张卡说“再见”?》《上海社区里的这些智慧屏,用起来有点一言难尽……》等6篇推文,被多家媒体转发。

 

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持续追踪

 

《民生一网通》节目还针对市民们反映的这些痛点难点,积极联络相关委办局和企业,推动问题解决。

目前,奉贤区金汇镇汇港苑小区不少居民家已经安装上了支持线上充值的智能燃气表。上海市医疗保障局表示已经解决了胡先生的个人困扰,今后,他可以在全市任何一家医院正常使用医保卡。此外,医保局还透露,目前全市范围内的生僻字系统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未来有望解决更多市民姓名中有生僻字的问题。对于一键叫车“智慧屏”沦为“装饰屏”,申程出行方面坦言,有些点位的安装位置确实不理想,后续会通过排查走访进行优化,今年还会加大宣教力度,与街镇、居委加强合作,把“一键叫车智慧屏”项目做实。

《民生一网通》这组报道从群众实际诉求和感受出发,推动政府部门和企业带着“用户思维”去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生动实践了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上下功夫,在真刀真枪真解决问题上见行动,把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转化为运用调查成果、推动问题解决、提升工作质量的过程。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