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播电视台五部作品荣膺第33届“中国新闻奖”
11月6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公布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共计377件作品获奖。上海广播电视台五部作品榜上有名。
这其中,新闻专题《罕见病“天价药”的破局之路》(融媒体中心)、新闻访谈《最强AI诞生?ChatGPT热背后的冷思考》(东方广播中心)、新闻直播《最早的中国-文明探源看东方》三部作品获二等奖,系列报道《作别顺昌路:上海最后一片二级旧里改造进行时》(东方广播中心)、舆论监督《一个红码如何引出400亿元惊天大案》(第一财经)两部作品获三等奖。
《罕见病“天价药”的破局之路》
该专题记录了一款高价罕见病药物从原价近70万元降至15000元的里程碑事件,从多个角度探讨破局之路究竟难在哪、有什么意义,以及未来破局之路该如何继续。在世界罕见病日当天播出后,节目引发热烈反响,也引来各方更多思考。尤其通过看看新闻网及其互联网全平台账号进行广泛传播,并被央视网、新浪、网易等媒体平台转载,相关话题在微博登上热搜榜单。
《最强AI诞生?ChatGPT热背后的冷思考》
作为全国广电媒体中最早对ChatGPT进行深度解析的新闻访谈节目,在ChatGPT引发热议的两个月前敏锐洞察到该技术潜力,极具预见性地予以关注,内容完整、论据扎实、观点全面且具有前瞻性,并保持开放态度。节目获得良好反响,收听率与市场份额均在同时段节目中名列前茅。特别是在网络平台阿基米德《FM十万个为什么》社区引发听众热议,对后续相关话题“出圈”与“发酵”起到推动作用。
《最早的中国•文明探源看东方》
特别报道从正在举办的《何以中国》系列大展首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为契机切入,聚焦“最早的中国”文明起源,追寻中华民族的“源”与“根”,在技术运用、内容设计、语态表达方面持续创新,增添了可看性和趣味性,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了起来,是一次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生动追溯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发祥之源的成功探索。
《作别顺昌路:上海最后一片二级旧里改造进行时》
聚焦上海最后一块成片二级旧里,记者深入旧改社区一线采访、记录大量实况素材,三篇报道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分别着眼美专旧址老楼、“网红”江西饭店以及日夜奋战的旧改人,用典型案例展现老城区更新改造前的故事。报道以录音报道+手记+新媒体+短视频的方式联合呈现,在广播端、话匣子app、上海新闻广播和话匣子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多个平台刊播,形成台、网、频、微、端为一体的全媒体报道矩阵。
《一个红码如何引出400亿元惊天大案》
2022年6月14日,第一财经在主流媒体中率先独家报道“河南部分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的消息,并进行追踪报道,对这一事件背后的实控者情况进行深度调查,形成一组时效和深度上处处领先的系列报道。整组报道全网传播总阅读量超过800万、总分享量超过150万、总评论量超过50万;多篇报道单篇全网流量超过100万;首报“红码”事件的独家报道阅读量为10万+;多篇报道成为微博热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