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晓!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时政报道部被命名为2024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时政报道部被命名为2024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新闻立台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安身立命之本,这要求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讲导向,持续壮大主流舆论、主流价值、主流文化,更好发挥“风向标”“定音鼓”“压舱石”重要作用。
在上海广播电视台,有这样一支特别讲政治、特别能战斗的新闻精兵团队。他们以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为目标,以权威、及时、准确、安全播报为己任,守正创新开展新时代时政新闻融合传播报道。他们就是融媒体中心时政报道部团队。
始终怀揣“归零”心态
在时政报道领域有这样一个共识:“做时政新闻每天都是从零开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待每一次报道任务,团队始终怀揣归零心态投入工作,因为时政新闻没有彩排,每次都是必须“一遍过”的“现场直播”。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驻地记者,时政报道团队承担并完成了大量会议及上海代表团相关的各项新闻报道任务。特别是在习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的2013—2017年间,为及时报道好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指示要求,团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在审议结束1个多小时后,就第一时间将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最新指示要求和亲切关怀传递到千家万户。
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在做好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同时,团队也顺应媒体融合传播的新形势新要求,率先尝试开设“快看上海”新媒体账号,探索时政新闻融合报道的新路径。
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团队在全国地方电视媒体中首开先河,尝试全国两会的时政新媒体报道。此后,团队不断丰富短视频表达方式,推出微视频、时政vlog、说新闻等各类时政新媒体产品,在视频号、抖音等多平台进行多维度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中的几位“95后”记者快速成长,尤其在时政vlog领域,他们用自己所擅长的“Z时代”语言,创作出一批具有独特风格和传播辨识度的作品,进一步增强时政新闻的影响力、传播力和可看性,在全国地方媒体时政新闻融合报道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受到国内业内同行的肯定。《百年里弄迎旧改 半年告别拎马桶》等作品还荣获了上海新闻奖等奖项。
新媒体账号“快看上海”也在抖音平台这一新媒体主战场上发挥着积极作用。账号除了及时发布独家时政新闻外,还发布了大量民生类信息,受到网友广泛关注和大量留言反馈,多条短视频浏览量超过千万。对于咨询类、求助类留言,团队或尽心尽力答疑解惑,或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团队每一位成员都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强信心、暖人心,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每天从晨起外拍、到深夜最后一档新闻或最后一条短视频顺利播发,日均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甚至是万家团圆的除夕夜也常常在工作中度过,这就是时政报道部团队的日常。
但时政新闻报道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多工种协同合作的结晶。记者、摄像、编辑、美编、配音、审片……每个工种、每个环节,时政报道团队每位成员始终严守阵地,秉持“把自己的工序作为最后一关”的工作理念,保证不在自己负责的环节“掉链子”。
每位成员都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敬终如始、敬行如知地去完成。他们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不仅多次得到中央及上海市主要领导的肯定,也充分展现了上海广播电视台对“新闻立台”理念的长期坚守,为主流媒体凝识聚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时政报道部团队的全部成员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党员,大家都把关键时刻冲在第一线,靠得住、顶得上作为共同信条。2020年到2022年,时政报道部成员多次舍小家,长时间坚守岗位,以确保时政电视新闻的权威、及时和准确。团队曾荣获2019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一些骨干成员也获得过省市级以上奖励,如时政摄像庄毅曾荣获“2020年上海工匠”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