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纪录片论坛举行,《对话东盟》正式发布

6月27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承办的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纪录片论坛,以“新时代纪录片的文化使命与文明互鉴”为主题,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纪录片《对话东盟》联合发布会,和以“纪录影像、文化使命、时代责任”“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文明互鉴”为主题的两场圆桌论坛组成。

论坛邀请中外优秀纪录片人、行业专家、机构代表共聚一堂,深入交流探讨纪录片创作如何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生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如何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主动拥抱科技创新,用新的叙事和语态吸引更多观众;如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推出优质的合拍内容,推动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议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刘晓东,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罗毅,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游海洋,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宗光,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宏,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纪录片导演、国家一级编剧夏蒙,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等领导和嘉宾出席论坛。

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全国多省市广播电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全国多家广播电视纪录片部门代表、纪录片行业机构代表、上海多家高校师生等现场300多位观众,进行了对话交流与思想碰撞。

 

 

顾锋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一直以来都有科艺融合的学术传统,并致力于推动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本次白玉兰纪录片论坛将实践和探讨如何通过纪录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陈雨人表示,一年一度的上海电视节纪录片论坛为纪录片人搭建起了一个交流展示、相互学习、拓展合作的平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也将继续厚积海派文脉、厚植上海城市精神,聚焦记录新时代,守正创新讲好中国人民以及中华民族的故事,凝心聚力传递中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纪录片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行业实践,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机构与实践应用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宣布成立纪录片中心。随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联合发布了正在共同合作的纪录片《对话东盟》,该片为外交部和国家广电总局重点项目。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受外交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委托,承制大型纪录片《对话东盟》,该项目已被列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项目清单。纪录片聚焦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态、科技、人文等五大领域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用纪录片的影像手法呼应“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展现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携手共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此次纪录片创制将以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学术支撑,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以及上海广播电视台国际化的制作能力与视野,优势互补,合力将《对话东盟》打造成又一部精品力作,该片预计在今年十月播出。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去年全年上星频道播出的电视节目中,纪录片播出时长排名第三,仅次于电视剧和新闻节目。同时,越来越多的短纪录片也开始在互联网助力下走红。由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陈亦楠主持的圆桌论坛围绕“纪录影像、文化使命、时代责任”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主持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文明互鉴”圆桌论坛上,嘉宾们则围绕纪录片如何进行中外合拍,挖掘国际受众喜爱的中国题材这一话题畅所欲言。

[ 返回 ]